打圈机角度怎么调节
调节打圈机度需要根据设备类型(手动、半自动、全自动数控)和控制系统进行操作。以下是详细的调节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机械式/手动打圈机角度调节
定位模具或挡板
松开固定模具或挡板的螺栓,手动调整弯曲模具的位置。
通过旋转模具或移动挡板改变线材的弯曲角度(如90°、180°、360°)。
试弯并微调
手动送料进行试弯,用角度尺测量成型角度。
反复调整模具位置直至角度符合要求,最后锁紧螺栓。
二、半自动/液压打圈机角度调节
调节液压行程
通过液压阀控制油缸的伸缩行程,行程越长,弯曲角度越大。
观察油缸上的刻度标尺或使用限位螺丝固定行程终点。
更换模具(可选)
不同角度的成型需匹配对应弧度的模具(如U型模、圆型模)。
三、全自动数控打圈机角度调节(以PLC/伺服系统为例)
触摸屏参数设置
进入操作界面,找到“角度设定”或“弯曲参数”菜单。
直接输入目标角度(如45°、270°),系统自动计算送料长度和弯曲速度。
伺服电机校准
若角度偏差,需校准编码器或调整伺服电机的脉冲数(参考设备说明书)。
使用“手动模式”单步测试,观察实际角度与设定值是否一致。
修正补偿值
若持续出现误差(如设定90°实际为88°),在系统中添加角度补偿值(+2°)。
四、通用注意事项
材料回弹影响
金属线材(如钢筋、不锈钢)弯曲后会轻微回弹,需预先加大角度(如弯90°时设定92°)。
设备维护
定期润滑模具和转轴,避免因磨损导致角度偏移。
安全操作
调节前断电停机,防止误触启动按钮造成夹伤。
五、常见问题解决
角度不稳定:检查模具是否松动、液压压力是否不足。
无法闭合圆圈:增加弯曲行程或检查送料长度是否足够。
数控系统报警:复位后重新输入参数,排查传感器故障。
附:典型调节流程(以数控机为例)
开机→选择“参数设置”→输入角度值→保存。
手动试弯→测量→微调补偿值→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