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机械曲线规怎么调整
弹簧机械曲线规怎么调整
一、调整核心原理
作用:曲线规(也叫曲线板、外径规)的主要作用是在卷绕过程中引导和限制钢丝,从而控制弹簧的外径大小和形状。
位置:通常位于芯轴(芯棒)的对面或侧方,与送线嘴、芯轴形成一个成型空间。
调整本质:通过调整曲线规的前后位置、左右角度以及与芯轴的间隙,来改变钢丝弯曲成型的空间和轨迹。
二、通用调整步骤与技巧
1.调整前准备
安全第一:务必停机并进行调整,必要时使用手动模式进行测试。
安装正确:确保选用的曲线规型号与线径匹配。规嘴过大会导致控制不稳,过小会刮伤线材甚至卡死。
基本定位:先将曲线规大致调整到与芯轴平行,且与芯轴之间的间隙略大于线径。
2.调整核心参数
调整前后位置:
弹簧外径偏大:将曲线规向芯轴方向推进,减小成型空间,迫使钢丝更紧地卷绕。
弹簧外径偏小:将曲线规向远离芯轴方向后退,增大成型空间,让钢丝卷得更松。
调整左右角度:
曲线规的头部角度会影响钢丝的导出方向,从而影响节距和尾部的形状。
对于压缩弹簧,调整角度可以辅助控制节距的均匀性。
对于拉伸弹簧的钩环或扭转弹簧的扭臂,角度的微调至关重要,它决定了钢丝卷绕结束后“走出去”的轨迹,以形成所需的钩环或扭臂。
调整高度(与送线嘴配合):
曲线规的顶部高度通常与送线嘴的高度平齐或略低,确保钢丝能平滑、顺畅地通过。
3.试做与验证
手动模式:慢速卷绕几圈,观察钢丝在曲线规、芯轴和送线嘴之间的运行是否顺畅,有无卡顿、刮伤。
首件检测:生产第一个弹簧后,立即使用卡尺、投影仪等工具测量其外径、节距等关键尺寸。
迭代微调:根据测量结果,对曲线规的位置进行微调,直至达到图纸要求。
批量生产验证:在调整好后,小批量生产10-20个产品,检查一致性,确保调整稳定可靠。
三、针对不同弹簧的调整要点
压缩弹簧:
主要控制外径和节距。
如果弹簧出现锥形,说明曲线规的进出位置不平行,需要调整其水平度。
如果节距不均匀,可能需要同步调整曲线规的角度和节距轴或节距伺服电机的参数。
拉伸弹簧:
调整重点是弹簧两端的钩环位置。
需要通过调整曲线规的角度和退出时机,来精确控制卷绕结束时钢丝的走向,以形成正确、对称的钩环。
扭转弹簧:
调整重点是扭臂的平面度和角度。
曲线规的角度调整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扭臂从弹簧体引出的方向和位置。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弹簧外径偏大曲线规太靠后,成型空间过大将曲线规向芯轴方向推进
弹簧外径偏小曲线规太靠前,成型空间过小将曲线规向远离芯轴方向后退
弹簧外径不稳定曲线规松动;规嘴磨损;线径波动锁紧螺丝;更换规嘴;检查线材
线材表面刮伤曲线规间隙过小或规嘴有毛刺调整间隙,抛光或更换规嘴
节距不均匀曲线规角度不佳,与送线、节距调整不匹配微调曲线规角度,检查节距设置
钩环/扭臂位置不准曲线规角度和退出时间设置不当精细调整曲线规角度和伺服电机参数
调整曲线规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耐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弹簧机操作略有差异,请务必参考您设备附带的说明书。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跟随老师傅实践,多看多问多动手。
上一篇:如何全自动弹簧机提升生产效率
下一篇:数控弹簧机设备类型有哪些